位置导航:

首页>>中国天水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>>工作动态>>正文

【喜迎60周年县庆】走进张家川(六):回族婚俗拾趣
时 间:13-04-16 09:54:10  来 源:县委宣传部 马小平 杨继民 马启霖


编者按:

 

  成立于1953年的张家川回族自治县,201376日将迎来60周年华诞。

 

  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是全国回族比例最高的少数民族自治县。建县以来,在党的民族政策的光辉照耀下,在市委、市政府的坚强领导下,张家川县历届县委、县政府带领全县各族人民自力更生,艰苦奋斗,励精图治,奋发图强,推动经济建设和社会各项事业不断取得新的成绩。

 

60年风雨历程,60年沧桑巨变。为了充分展示张家川回族自治县60年来的新发展、新变化,从即日起特推出《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》系列报道,热烈庆祝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。

 

 张家川回族自治县成立60周年系列报道之一百一十一

 

回族婚俗拾趣

 

 

 

    回族群众在风俗民情、生活习惯及婚姻等方面都不同程度地受到伊斯兰教的影响和约束。由于长期与汉族杂居,相互影响,在服饰、礼仪、婚礼等方面有所改变。回族婚嫁实行回族内部通婚,若与非穆斯林通婚,对方必须信仰伊斯兰教。婚嫁一般为:提亲、送开口茶、定亲、送礼、嫁娶,按伊斯兰教教法规定,彩礼只能用于女方置办嫁妆花费,不能挪作他用。

 

 

    张家川回族结婚,必须先“提亲”。当男方相中女方,并从侧面了解女方的品德、家庭情况后,由男方聘请媒人说合后,拿上“四色情”(即四样礼品),去女方家提亲,女方若留下“四色情” 则表示初步同意。

 

    “送开口茶”。提亲后,女方探听男方为人、家庭基本情况等,如中意便给男方回话表示同意。此时,男方家则要通过媒人向女方家送去名茶,佐以三种上等礼品组成“四色情”,故名为“送开口茶”,表示初步定亲。

 

    “定亲”。“送开口茶”后,按照议定日期举行定亲仪式,由男方备好“四色情”,衣料、鞋袜、首饰、化妆品等,由媒人、新女婿、家长及亲友一行8人去女方家定亲,女方家盛筵款待。同时,媒人与男女双方家长商酌、言定彩礼数目、衣服件数、人情礼品份数和送礼日期。告别时,男女双方互送礼物叫“接换手”,表示同意。

 

    “送礼”。定亲后,按预定日期,由媒人、新女婿、家长及亲友一行8人带上彩礼、衣料、首饰、化妆品及四色礼品数份,并提红公鸡、黄母鸡一对(称“提话鸡”)前去女方家送礼。女方家以筵席招待,亲房户族以“出汤面”招待。三餐后,女方家摆出回送礼品,赠与男方,有衣料、鞋帽、蒸馍、油香等。

 

 

    “嫁娶”。 嫁娶是男女双方家中最大的喜事,结婚日期,除星期二(阿拉伯语“斜扇拜”)视为不吉祥外,其他日子都可举行,一般以“主麻日”(星期五即聚礼日)嫁娶者居多。新婚之前,新郎、新娘要进行一次“大净”(盥洗沐浴)。结婚这天,男女双方家宰牛、羊,搭棚结彩,到处张罗,请亲朋好友,邀宾客盛筵款待客人。新娘迎娶进门第一道仪式是首先要请阿訇念“尼卡哈儿”(结婚证词),新郎、新娘严肃恭听。在堂屋正中设一张方桌,上方坐阿訇,左右坐证婚人和父母亲,地下铺上毯子,新郎、新娘跪或站在上面,聆听阿訇的教诲,阿訇宣读《古兰经》有关片断,再用汉语作一番解释,其大意是:结婚是成人的标志,是夫妇做人的开始,从此做人应尽种种责任;要严守教律,孝敬父母,待人谦虚,主持家务,奉公守法,上进求学等。然后阿訇面对证婚人问新郎:你愿娶她为妻吗?”新郎如愿意则应马上表态。再问新娘:你愿意嫁给他吗?”新娘如表示愿意,阿訇就宣布,从今天起,你们二位正式结为夫妻,并告新郎、新娘互敬互爱,白头到老,使男女双方在宗教意义上成为合法夫妻。证婚仪式结束后,新郎、新娘准备入洞房时,由阿訇撒喜物——将早已准备好的糖、枣子、核桃向新郎、新娘身上撒去,意为感谢真主赐给的良缘,祝新郎、新娘长生到老,早生贵子。有些地方新人入洞房时,将喜枣、喜糖等撒向围观的群众,大人和小孩,人们争相抢拿,以示喜庆。随着法制观念的增强,阿訇在念“尼卡哈儿” 前,先看结婚证,再念“尼卡哈儿”。仪式完毕,新娘入新房,盘起辫子,戴上回族妇女的白帽,表示由姑娘成为媳妇。接着男方家要盛筵款待女方家来送亲的人,吃第一道菜,称“下马筵席”,然后到就近居住的亲房请“喝汤”(吃出汤面),最后吃正筵“十三花”, 名曰打发娘家。最后,新娘还要拜送娘家人,即娘家人站一圈,新娘由堂客陪同转一圈,娘家人给新娘赏钱,名曰“拜作钱”。同时娘家人送“回盘”(熟肉和莲花馍馍),至此婚礼宣告结束。有些人在婚后女方要认“尼卡”(证婚人),“尼卡”有的是亲戚,有的则是女方的好友,“尼卡”在男女双方发生重大争执时有调解和仲裁的义务。

 

    “吃筵席”。张家川回族群众的宴筵,有“九碗、十全、十三花”三种,当然以十三花最为丰盛。但不论几种菜都是一盘端,面食有油香,一般很小,每人夹一个,然后是花卷和米饭。因此,人们把赴婚事叫“吃筵席”。在“吃筵席” 前,一般先端上果碟,果碟则是由五种、七种或九种不同食品拼合而成的小果盘,有花花、葡萄干、花生米、糖果、瓜子、面果子、核桃仁、红枣,有的还切有小块梨、苹果等水果。

 

    “喝汤”。许多人在婚、嫁招待中,除了坐席之外,主人家的亲房或近邻要请客人和男方娶亲的人、女方送亲的人“喝汤”。每人一碗臊子汤,撒上各种调料和小菜,主要以红、白萝卜丝的凉拌菜为主,同桌摆上菜碟,既有四碟的,也有八碟的。用各色菜丝摆成菊花形、梅花形等各种花样,并配以盛有醋、盐、油泼辣子等调味品的碟子。中间放一小盆细长面,每人各自捞到碗里吃,在此过程中,还要换几次汤,人们只吃面不喝汤,“喝汤”是“吃出汤面”的别名而已。

 

    “吃眯眼饭”和“吃睁眼饭”。在闹新房人走后,新郎、新娘就寝之前,婆家包一顿饺子,端到新房,新郎、新娘对吃,以示婚后和睦相处,俗称“吃眯眼饭”。在新婚次日凌晨,天还没亮之前,婆家人再给新郎、新娘做好饺子,端到新房里,新郎、新娘对吃,吃完后才梳妆打扮,俗称为“吃睁眼饭”,以示白头到老。

 

    “看十天”。新婚后第十天,娘家母和亲戚中的妇女们要去婆家看望新娘,去的人要给新娘带一件衣服;婆家则以席招待。娘家人走时,婆家人还要以比较优厚的礼物送给每一个来看十天的娘家人。

 

    “谢媒人”。西北各回族地区谢媒人的礼物一般是茶叶、被面等日常生活用品,而张家川的回族则用鞋来答谢媒人,意在媒人在说亲过程中跑了不少路,以鞋答谢最合适。

 

    “试手面”。婚后4天,由新娘亲自擀一顿长面,请家里人吃,意在看新娘烹饪手艺和勤俭持家的能力。

 

 

    “经名、小名、官名”。人生下来,首先,必须先请阿訇起个经名,经名都是《古兰经》里圣哲先贤的名字或知名学者的名字,故多重复。男的多为“尔萨”、“尤素夫”、“穆撒”、“伊斯哈儿”、“耶儿故班”等;女的多称“阿依舍”、“密兰”、“法图卖”、“海金者”等,这是每个伊斯兰教徒都有的。很多家长还要给孩子起个小名,有的是爱称,如“灵娃”、“八斤儿”、“有利娃”等;有的则按其生日以伊斯兰教吉祥的日子为名子:“主麻儿”、“度善儿”。在一些盼子心切的父母,生了孩子,爱称“有娃子”。入学儿童到上学时或有些人到了成年,便起个“官名”,统一都冠以姓氏,有的按汉族习惯另起个名字,成为社会上公认的名字。有的只冠以姓,名字则用小名,如“李狗娃、马迈迈”;有的冠以姓,名字仍用经名,如“马主麻儿、李舍目、苏哈儿三”等。这样,张家川的回族群众除姓氏之外,有的有三个名字,有的两个,有的一个。

 

    回族群众有爱清洁讲卫生的良好习惯。平时必须洗“大净”(盥洗沐浴),礼拜时必须洗“小净”(洗手、脸、耳、口、鼻、脚等),汤瓶和吊罐是家家必备之物。一般家庭都在房门后的房粱上挂有吊罐,地下有一个地坑和通水道,这就是主人日常家庭淋浴的地方。随着生活水平的提高和家庭条件的改善,部分家庭已经用淋浴器代替了吊罐,因此,许多人能健康长寿。

 

    茶为回族群众待客的佳品。饮茶则为日常生活中的三膳习俗,不论平时或节日、嫁娶,凡是登门来访者,都要沏茶相待,回族人沏茶比较讲究,一般用盖碗,通常把这种饮茶方式叫“刮碗子”。待客以茶叶、桂圆、冰糖、枸杞、杏干、红枣、核桃仁、葡萄干、菊花等“五香茶”或“八宝茶”,沏在碗子内相敬,俗称“三泡台”。

 

 

 

版权所有:中共天水市委统一战线工作部